无
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——“V1+V2+O”向“V+C+O”演变再探讨
现代汉语语法研究/04语义特征分析法/4-1语义特征分析法理论
“V1+ V2+O”向“V+C+O”的演变,可以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来进行分析说明。句法结构中某个成分的语义特征的变化一定在功能上有表现,反过来,功能特征发生变化,必定伴随语义特征的变化。“V1+ V2+O”演变为“V+C+O”,关键是第二个动词的功能发生了变化,这可以通过对其语义特征变化的分析加以解释和证明。上古汉语有一类“结果自足动词”(“综合性动词”之一种),这类动词具有[+自主]、[+可控]、[+终结]、[+外向]语义特征,在上古汉语里,它们在句法结构中必须与其受事成分同现,受事成分或位于其后作宾语,或位于其前作主语。只有当这类动词位于“V1+V2+O”结构的V2 位置时,“V1+V2+O”才有可能演变为“V+C+O”。这是因为到中古,这类动词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带宾语的能力减弱并逐渐消失,同时他们的[+自主]、[+可控]、[+外向]语义特征也减弱并逐渐消失。
创作者:杨荣祥
上传者:黔山牧人
上传时间:2024年10月17日 13:39
人气:49